政策文件
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--校情校史
来源:时间:2025-09-021.学校的办学历程是怎样的?
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,可以追溯至1918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,著名美术教育家郑锦担任第一任校长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,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。
1949年11月,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,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。经-中央人民政府批准,成立国立美术学院,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。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。
1950年1月,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,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。4月1日,在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校址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典礼。
2.学校的校训是什么?
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,徐悲鸿先生从《中庸》“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,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”中选取“尽精微 致广大”,将其用于指导素描教学与绘画造型。
3.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?
我院现有30个本科专业,包括中国画、书法学、绘画、雕塑、实验艺术、视觉传达设计、工业设计、产品设计、数字媒体艺术、服装与服饰设计、摄影、美术学、艺术史论、文化产业管理、建筑学、风景园林设计、影视摄影与制作、环境设计、公共艺术、动画、艺术管理、艺术与科技、文物保护与修复、工艺美术、艺术设计学、艺术教育、城市设计、科技艺术、美术教育。
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院历,每年设38个教学周,分三个学期。第一学期20周,主要安排学校及各个专业学院规定的必修课程;第二学期10周,主要安排各专业课程及外出教学课程;第三学期8周,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专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跨专业课程学习。
4.学校有哪些校区?
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,总建筑面积29.6万平方米。其中望京校区占地205亩,建筑面积18.6平方米;燕郊校区占地205亩,建筑面积9.9万平方米;上海校区建筑面积5.3万平方米;小营校区占地18亩,建筑面积0.6万平方米。
5.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多大?
截至2025年4月,全校有全日制本科生4665人。
6.学校的图书馆建设资源如何?
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建馆历史悠久、馆藏丰富,截止2024年12月,全校纸质图书文献71.28万册(件),其中图书馆藏书46.7万册(件)。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401种,其中27种外文期刊提供在线访问。订购数据库13种,数字资源中的电子图书377.45 万册、电子期刊89.42万册、学位论文287.19万册。2022年以来,图书馆持续发力进行馆藏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,建成的“馆藏木板年画库”汇集馆藏木版年画4679件,是目前国内年画收藏机构中发布藏品数量最多,图片最为高清的数据库;“民国美术文献库”以馆藏的珂罗版画册为主,包括其他美术出版物及图像资料,收录1369种近2千册;“馆藏碑帖拓片库”收录451件高清藏品图片及详细的著录信息;“新年画专题库”收录馆藏1951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举办的“全国新年画展览会”的全部展览作品403件。此外,为助力学校“双一流”学科发展建设完成的信息情报类的数据库,其中“版画作品库”收录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国家、各类版画画种的高清图像及作品信息(包括本校教授的作品)2万余件;“中国卷轴书画作品文献信息数据库”收录图文数据2.6万条。助力院系的课堂教学,与城市设计学院合作建设的“精微素描课程库”包括视频资源即教学课件24个以及高清作品图片224件;“动画大系数据库”收录国内外不同时代的动画片经典名作280余部。此外,开发建设的“学业成果”库自2022年开始提交学位论文及毕业作品,目前分别收录1548及885条全文及作品数据,后续内容在不断增加中。
7.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状况如何?
学校在实验教学体系、仪器设备更新、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。已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,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,各类功能实验室66个。
建成多媒体公共教学空间23间,智慧教室5间,慕课教室1间。目前,学校智慧教室、学术报告厅、教学展厅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。
2022年以来,学校建成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个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;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个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,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5个,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,青年教学名师3名,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1门,优质本科教材6本,优质本科课件4个,优质本科教案11个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22个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服务保障人员3名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1名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实验室1个,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3个,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,北京高等教育“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”10个。
8.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什么?
学校实行三学期教学运行模式,教学中持续完善“宽基础、专业基础、专业工作室/教研室”的本科培养链,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方向课程、集中性实践课程、跨学科交叉课程、毕业创作环节。
9.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举措与成效?
学校根据教育部印发的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及《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》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,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,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,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想资源、政治引领及理论支撑,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,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。
学校通过教学展览、优秀课程项目评选、示范课程申报等方式,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,不断扩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力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截至2025年4月,我校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,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,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2门。